11月3日14時07分,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穹頂吊裝順利完成。作為項目建設由土建施工轉向設備安裝階段的標誌性裏程碑節點,這也意味著三澳核電1號機組向著建成投產發電再進一步。
當日12時39分,1600噸吊車緩緩將穹頂吊離地麵,隨著起鉤、提升、帶載行走、大臂順時針回轉等一係列高精度動作的完成,穹頂精準到達1號機組反應堆廠房上方。經調整無誤後,平穩落鉤就位在安全殼鋼襯裏筒體九層,整個過程曆時88分鍾。
穹頂是保證反應堆廠房完整性和密封性,實現固有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,穹頂吊裝也因此成為核電站工程建設的重要裏程碑節點。三澳核電1號機組穹頂是由70塊壁板組成的雙曲麵殼體,重達238.5噸(包含穹頂本體、噴淋管道等附屬結構),麵積相當於4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。
麵對複雜吊裝環境和特殊吊裝工況,同時考慮風力影響下的偏擺及穹頂下口水平度的調整等一係列影響,要將重達238.5噸的穹頂起吊至70m的高空,並精準定位到反應堆廠房的鋼襯裏筒體上,最大偏轉不得超過5mm,這無疑是項巨大的挑戰。
不畏挑戰,迎難而上。工程公司三澳核電項目穹頂吊裝團隊以技術引領,自1號機組FCD後便著手啟動場地布設、進度編排、材料采購、技術準備等穹頂吊裝策劃工作。此外還專門成立穹頂吊裝聯合黨員攻堅隊,下設鋼襯裏模塊化、穹頂拚裝及安裝、牛腿安裝、SG模塊安裝等專項攻堅小分隊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。並通過加強施工過程跟蹤、充分利用每日攻堅會等舉措,確保施工過程精益化管控,消除穹頂吊裝安全質量風險,攻克穹頂吊裝技術難題。
為保障穹頂吊裝全過程安全質量可控,穹頂吊裝團隊充分借鑒其他項目經驗反饋,從人機料法環等方麵共梳理穹頂吊裝先決條件108項任務並逐項驗證放行;組織了穹頂吊裝空鉤模擬、穹頂試吊等演練;利用三維建模理論碰撞分析與現場實體三維掃描相結合的智能技術,對吊裝過程存在的風險點逐一識別並消除,從而最終確保了此次穹頂吊裝一次成功。
三澳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,全部建成後年發電量可達525億千瓦時,每年將減少標準煤消耗約1588萬噸,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368萬噸,造林11.8萬公頃,這對長三角地區提高清潔能源比重,構建綠色低碳能源供應體係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,將進一步強化浙江及長三角地區中長期電力供應保障,為服務國家“雙碳”戰略作出更大貢獻。